Uber司机逆袭最终获EB-1C高管绿卡
川普新政,EB-1C,跨国公司经理移民,审理政策,
川普新政下,移民局对于EB-1C跨国公司经理移民的审理政策发生了很大改变。
对于拥有公司或担任公司高管的商业人士来说,L-1A跨国公司经理签证拥有申请速度快、周期短、配偶子女可读书工作、允许移民意图等吸引点;而EB-1C跨国公司经理移民,则随着EB-5的漫漫排期,逐渐成为了商业人士申请美国绿卡的不二选择。然而川普新政下,移民局对于L-1的审理政策发生了很大改变,加上中美贸易战,L-1&EB-1C高管绿卡之路还能平坦吗?
*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连结进行查看:
如何做好L-1&EB-1C申请规划?需要思考哪些问题?
新形势下的跨国公司经理L-1&EB-1C申请进阶指导
今年3月,臧迪凯联合律所(Tsang & Associates)收到一份EB-1C的I-485批准通知。在无排期的情况下,这份EB-1C(I-140 & I-485)申请前后历时4年多。为何如此之久?我们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年份:2020年3月
国籍:中国
申请人:吴先生
公司行业:服装食品
申请职位:美国公司 总经理
申请类别:EB-1C公司高管
申请时间线:
01/2016 递交I-140 & I-485申请;
01/2017 收到I-140 RFE补件通知;
04/2017 回复I-140 RFE补件要求;
07/2017 I-140获得批准;
04/2018 移民局发出I-485 RFE补件通知;
10/2018 移民局再次发出I-485 RFE补件通知;
02/2019 移民局第三次发出I-485 RFE补件通知;
08/2019 EB-1C申请面谈,面谈后移民局再次要求补件;
09/2019 回复面谈补件要求;
03/2020 I-485获得批准,30天内收到了绿卡。
背景简介:
吴先生2011年起在国内一家服装公司担任销售经理后升任副总,2014年美国公司成立,公司为吴先生申请了L-1A签证被派往美国担任总经理,2016年初为他递交EB-1C(I-140 & I-485)申请。然而吴先生英文不佳对美国市场还不熟悉,美国服装A公司陷入经营困难,2017年开始寻求转型,最后和另外一家餐饮B公司合并,但由于是跨行经营,餐厅情况也不乐观,吴先生拿到EAD工卡后只好先暂时另谋职业—在美国开Uber,直到I-485批准获得绿卡。
本案难点:
1. 高管的经营管理能力
吴先生作为L-1高管派驻美国,又申请了EB-1C高管移民,但交出来的成绩单却不佳,L-1期间原服装A公司的员工从最初的10名裁员至2-3名,后合并至餐饮业,但也是勉强经营。不管是服装业还是餐饮业,吴先生的领导和管理都并未明显奏效,如何能够证明吴先生符合EB-1C跨国公司经理高管的条件呢?
移民局在I-140补件通知中重点质疑了吴先生在国内的工作经验、赴美后管理公司的高管职责。
2. 中途更换雇主&两家公司状况
由于原服装A公司业务和员工锐减,不再具备继续聘请EB-1C高管的条件;在与餐饮B公司合并后,转由B公司继续为吴先生申请EB-1C。因涉及更换雇主,此部分是I-485补件的重点,一共补件3次,面谈过后仍发出补件通知。其中一项移民局要求补充A、B两家公司从2016年至今的员工薪资税单。从中可以看出,A公司2018年仅剩3名员工,吴先生薪水仅$2500/月,和基层员工无异。餐饮B公司情况也不乐观,后期只有5名员工,保持最低薪资水平发放,店面仅剩下一间。
臧迪凯联合律所 (Tsang & Associates) 提醒:
根据AC21 portability Act,满足以下条件可以更换申请雇主:
1) I-140批准或是可批准的(approvable);
2) I-485调整身份申请审理超过180天;
3) 新工作职位和原工作相同或类似。
至于什么是相同或类似工作职位,移民局会从以下方面来综合判定:
1) 劳工局的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SOC)系统;
2) 两个职位的工作职责;
3) 每个职位需要的教育、技能、培训、执照等资质;
4) 这两个职位的薪资;
5) 以及其他相关证明。
3. 工作经历:
吴先生用L-1签证来美国,在递交I-140&I-485之后未再延期L-1,因此L-1到期后一直用工卡(EAD)工作,2019年开始专职开Uber网约车。吴先生的工作经历轨迹4年时间由服装公司总经理—餐厅经理—Uber司机一年多。如何说服移民局吴先生获得绿卡后还有能力去管理餐饮B公司?
以上这些方面都困难重重。
成功关键:
1. 根据申请需要找到对的律师
收到I-140补件通知后,原I-140递件律师根据补件通知上的内容要求公司提供资料,但当时公司状况已经不好很多资料都提供不了,公司和吴先生都认为补件内容非常困难,原律师也不能提供更好的应对方案,最后让公司自己去响应补件。吴先生着急之下经朋友转介绍找到臧迪凯联合律所(Tsang & Associates) ,尝试从制定补件策略开始,了解到臧迪凯律师团队的经验和对自身情况建议后,觉得可信任继而委托了我们律师完成补件。原I-140申请资料都在原来律师那里,吴先生和公司并未保留。为了解申请细节Joseph Tsang律师直接和原律师联系,要求将I-140案件转至Tsang & Associates接手。收到后咨询已递交过的材料,制定策略如何加强I-140应对补件要求。
2. 关键时刻请专业律师把关
吴先生原本认为I-485申请只是简单填表和提交一些个人基本数据,因此I-485申请是自己准备的。没想到接连被要求补件,到第3次接到补件通知关于新的I-485 J问题,吴先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和复杂性,于是继续来请臧迪凯联合律所(Tsang & Associates)完成补件。在此次补件里,臧迪凯律师团队帮助他说明了已更换雇主,新旧雇主的关系,以及为何新雇主满足“I-140 portability”规定。
3. 面谈前的辅导及面谈律师陪同
吴先生经过3年多的等待,终于收到了I-485面谈通知。有了之前屡次补件经验教训,吴先生立即联系我们要求聘请律师陪同前往移民局面谈。臧迪凯律师团队为吴先生安排专门的出庭律师,并且在面谈前安排3次辅导,从面谈资料的准备、例如新旧雇主的关系说明、两家公司资料的准备、吴先生在美合法停留及工作的文件等、熟悉材料、之前数次补件的原因&响应、面谈重点、可能问到的问题及如何回答等。
面谈当天没有突发情况,但面谈结束后没有立即批准,而是再次收到RFE。因此我们迅速在两周内就准备好补件资料递交。之后又经历数次催件,终于在6个月后等到了I-485批准的好消息。
臧迪凯联合律所(Tsang & Associates)提醒:
在美境内进行I-485面谈时,陪同律师会发挥很关键的作用。面谈前,律师会跟你理顺所有的档,事先演练面谈问题,例如你为何符合移民资格问题、将从事的工作内容或开办的公司、之前的工作和教育、入境美国、合法身份维持,针对申请资料说明重点。由于EB类移民如何达标往往比较复杂,我们会协助整理要点和关键信息,并解释整个面谈流程如何进行,让申请人心里有底。在整个面谈流程中,律师扮演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角色;他可以当场叫停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找移民局的主管人员沟通,最大程度的确保申请人在流程中不会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
如果面谈时有任何问题,面谈结束后律师还可以直接和面谈官再做沟通。因此,如果是疑难案件,面谈时聘请专业律师是非常有必要和意义的。
*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连结进行查看:
【案例分型】 物流公司经理直接申请EB-1C获批
【案例分享】EB-1C喜获三连批,小公司也有春天
*为保护客户隐私,客户姓名为化名。
Original Content
This is our original content and is based on our real client(s) and their unique story. Please be aware that many of our articles and success stories have been copied by others. If you are seeking a professional for legal services we highly recommend you directly ask the lawyer details about how to win this case and the key strategies involved. We would love to share with you how we did it for others and how we can create a new success story with you.